新加坡卫生部(MOH)和国家环境局(NEA)发出联合公告指出,截至8日已有两起骨痛热症死亡病例,74岁男子于本月3日过世,77岁男子则是在7日过世。

74岁男子生前居住的勿洛水池路是骨痛热症黑区,截至8日,该区连同附近的惹兰达迈(Jalan Damai)、惹兰登南加(Jalan Tenaga)和加基武吉1道,已出现167起骨痛热症病例。

自去年11月23日被列为黑区后,环境局已在该区多次展开稽查工作,至今销毁102个伊蚊滋生点。

其中79个位于住宅区、八个位于工业区,其余15个位于公共空间等处。当局也在公共空间,以及在屋主的允许下,在部分住家内喷洒杀虫剂控制成年蚊数量。

77岁男死者生前居住的后港3道,截至前天则有六起骨痛热症病例。该区在前天被列为黑区,环境局随后展开稽查工作,销毁两个位于公共空间的伊蚊滋生点。病媒控制工作仍在进行中。

根据环境局网站的数据,今年首五个星期,本地共出现1073起骨痛热症病例,2月3日至8日下午3时,则有113起,使得总数增加至目前的1186起。

其中第五周共有183起病例,尽管比前一周少39起,不过环境局的捕卵器(Gravitrap)在去年12月抓获的伊蚊数量,比前年同期多40%。

当局指出,如果伊蚊数量没有减少,可能会导致今年骨痛热症病例激增。截至2月4日,全国共有47个活跃的骨痛热症黑区,其中最大的高风险区是在勿洛水池路一带的多座组屋,以及惹兰达迈第670座组屋、惹兰登南加第654座组屋和加基武吉1道。

去年共有3285起骨痛热症病例,其中五起为致命病例,死者年龄介于41至75岁。

公告指出,尽管大多数骨痛热症病患会康复,但有少数会因病情恶化而丢命,尤其是较年长或是有其他病况的患者。

家中被发现有伊蚊滋生点的屋主,可面对5000元罚款,或坐牢三个月,或两者兼施。

环境局会连同跨机构骨痛热症特遣队成员及各市镇理事会,努力消除公共场所和住宅区可能滋生蚊子的环境。当局也提醒所有公众和利益相关者提高警惕,齐心协力防止伊蚊传播。

公众可参考环境局所推广的“灭蚊五步骤”,每隔一天就倒掉花盆托盘积水,晾衣孔在不使用时须盖上,也应多使用驱蚊剂,避免蚊虫叮咬,并在出国前确保家中没有积水。